这个春天,老牌芯片巨头英特尔的日子不太好过。
美国当地时间4月27日,英特尔于美股盘后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其营收117亿美元,同比下降近36%,净亏损28亿美元。
这是英特尔连续第五个季度销售额下降,单季度营收跌至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连续第二个季度亏损,季度亏损额28亿美元是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远超过2022年第四季度的6.64亿美元。
英特尔财报亏损已非偶发事件,这家芯片巨头最新表现如何?
最新营收跌,股价涨
英特尔Q1业绩营收中,具体到各部门贡献情况来看:
图源:知IN
英特尔客户计算集团(包括个人电脑芯片在内)第一财季净营收为57.6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3.22亿美元,同比下降38%;运营利润为5.20亿美元,上年同期的运营利润为27.22亿美元。其中,台式机业务营收为18.7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41亿美元;笔记本业务营收为34.0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9.59亿美元;其他业务营收为4.8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22亿美元。
英特尔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集团第一财季营收为37.1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0.74亿美元,同比下降39%;运营亏损为5.18亿美元,上年同期的运营利润为13.93亿美元。
英特尔网络和边缘集团第一季度营收为14.8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1.39亿美元,同比下降30%;运营亏损为3.00亿美元,上年同期的运营利润为4.16亿美元。
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第一季度营收为4.5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运营利润为1.23亿美元,上年同期的运营利润为1.48亿美元。
从营收分布来看,英特尔主营的PC芯片、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两大核心业务均录得近40%的业绩下滑,四大业务中,仅自动驾驶部门录得正增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自动驾驶的基数太小,季度营收仅4.58亿元,占当季营收3.9%,该领域的高成长性也难掩英特尔在其传统的基本盘失利带来的营收下降。
尽管当前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阶段,但英特尔季度财报暴跌28亿美元还是引起了业内的注意,其季度营收缩减幅度堪比当前承压最为严峻存储行业巨头:
三星电子4月27日发布财报显示其Q1营收下降18%,净利润为1.575万亿韩元(约合11.8亿美元),同比下滑86%。其中,三星电子负责芯片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亏损4.58万亿韩元(约合34亿美元),这是其14年来的首次亏损。
另一大韩国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4月26日发布2023年Q1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09万亿韩元(约合38亿美元),环比减少34%,同比下降58%;净亏损约2.59万亿韩元(约合19亿美元)。
图源:腾讯自选股
有趣的是,与最新创纪录性的亏损营收相比,英特尔股市表现有反差。截至4月28日发稿,英特尔盘后股价涨幅近4%。据了解,这是因为英特尔2023年第一财季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此前分析师预计英特尔Q1营收为111亿美元。此外,公司预计第二季度调整后营收115亿至12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5亿美元,从而推动了投资市场的积极情绪。
英特尔AI产品线也在助力其股市表现。在3月29日英特尔数据中心和AI投资者大会会上,英特尔因其在AIGPU产品上的布局赢得投资人的认可,曾在会后获得小幅的股价上涨。市场将英特尔财报盘后的股市积极表现部分归因于现在AI概念在投资市场的火热。
自年初以来,截止4月27日美股收盘,英特尔录得14.56%的股价涨幅,最新股价为29.86元/股,市值达1245亿美元。
PC巨头的业绩“冷春”
2018年,英特尔宣布计划推动公司从“以PC为中心”转型为“以数据为中心”,服务器处理器战略意义进一步提升。不过从近年来及其最新业绩来看,英特尔的财报仍以PC业务为主,数据中心还有待成长。这位老牌的PC巨头业绩低迷何时到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但PC市场端反映过来的信息并不乐观。
近日,Counterpoint 公布2023 年Q1全球 PC 销量数据,Q1全球 PC 出货量为 5670 万台,同比下降 28%,是过去10年来,除因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制造和生产中断的2020 年Q1外, 出货量最低的一个季度。
从各终端电脑品牌来看,2023年Q1中,联想出货量下降 30%, 市场份额为23%,依然位列第一。惠普出货量下降 24%,市场份额为 21%, 排名第二。戴尔出货量下降 32%,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7%。苹果的出货量跌幅最大,由于去年同期基数高,加上换机周期延长,其出货量年同比下降 38%,市场份额为 8%。
PC市场不景气英特尔的客户们出货普遍遭遇超过20%的出货量下跌,其芯片自然也难以获得更多新订单。而且在PC和服务器芯片领域,随着Arm架构和AMD的兴起,英特尔称霸市场的资本也被蚕食。英特尔业绩崛起之路还有待另辟新径。
携手Arm能否加速“回暖”?
英特尔公司4月12日公开宣布,旗下芯片代工部门将与Arm合作,以确保基于Arm技术的手机和其他移动产品的芯片能在英特尔的工厂生产。此举被视为英特尔推动“IDM2.0战略”实施的一大有力措施。
“IDM2.0战略”于2021年被英特尔当时新上任的CEO基辛格提出,是英特尔“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变革。该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面向大规模制造的全球化内部工厂网络;扩大采用第三方代工产能;打造世界一流的晶圆代工业务(Intel Foundry Services,IFS)。
图源:集邦咨询
从2022年Q4全球半导体晶圆TOP10的年营收来看,台积电及三星单季的晶圆代工营收分别为199亿美元和53亿美元。另有数据表明,全球代工业务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若英特尔能顺利完成对外晶圆产能的开放,并占据市场优势,晶圆代工带来的营收可弥补其PC及服务器市场的失利。
业内人士分析称,英特尔通过与Arm合作,是希望加速其晶圆代工业务进程,争取早日在全球晶圆代工领域与当前全球晶圆代工市占前二的台积电、三星平起平坐。Arm的在终端业务上以授权IP的形式集合了大批优质的客户,双方合作有望弥补英特尔在移动终端中的发力滞后问题,为英特尔吸引来更多终端客户。
基辛格的发言中,也确实表露了这样的意思,基辛格表示,与Arm的合作将为英特尔代工服务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图源:知IN
在英特尔2023年Q1财报中,也特别指出,双方的合作旨在使芯片设计公司能够利用英特尔的Intel 18A制程工艺来开发低功耗计算系统级芯片。
但双方究竟以何种方式合作尚未有更多的官方消息流出,近日有外媒报道称,Arm公司将与制造伙伴合作(可能是英特尔)开发自家半导体,一改其IP企业的定位。
比较尴尬的一点是,英特尔对标的两家晶圆代工厂,一家是只给别人做代工的台积电,另一家是只给自己家芯片做代工,而英特尔作为IDM企业,下场争夺晶圆代工业务资源,有“既当裁判又做选手”的嫌疑,究竟能获得多少业内芯片设计企业的认可,还有待观察。
英特尔本身对晶圆代工持乐观态度。基辛格曾表示,共有100多家公司希望英特尔为其代工芯片,高通和英伟达也有意让英特尔代工。